2022年度个税汇算今起可预约,注意三件事
人生如寄网
2025-04-05 16:24:59
北京市和上海市分别给予绿色印刷1000万元奖励和730万元补贴,河北、湖南、江西、上海等省市举办了绿色印刷培训班等等。
此外,那些有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和有过敏症的人,在5级重度污染下的北京只能是难受想哭,甚至哭也哭不出来。这个东西管用么?实际上,比室内的空气净化器效果好不到哪里去,只能起应急作用,所以,人们的共识还是,从源头入手,调整能源结构,控煤、控烟、控汽车尾气,发展新能源。
雾霾净化塔塔身为7米,是全球最大的空气净化器,其净化原理是利用小量绿色能源和专利的无臭氧离子技术,捕捉空气中至少 75 %的 PM 2.5 和 PM 10 雾霾颗粒,并向周围释放清新空气,在塔周围形成一个环状的清新空气区域。有关方面要求公众戴口罩关门窗,减少户外运动,也只是被动的应对。其中,降低煤炭燃烧量,尤其是散煤燃烧量,将煤洗净就是措施之一王家麟说:监测站是一个耳目,了解到底空气品质如何改善,改善的成果以及速度,透过监测站可以了解。地方环保部门官员也有困惑。
台湾地区的环保署从1994年开始建立监测站,目前有80多个,监测站的监测对象是CO、PM2.5和氮氧化物等,在台湾人口比较密集的地方,每一个小时提供一个监测数值。针对全国VOCs污染的压力,环保部陆续发布了一些关于VOCs监测治理方面的标准和方案,进行全国VOCs的治理。关于水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方面,目前已经对707个跨省、市界断面,通过组织上下游或左右岸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联合监测以确保水质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另选取了300个断面开展第三方监测试点。
9月1日,全国城市站运维交接工作全面启动,各地积极推进监测事权上收和运维交接工作。中国环境报:实施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事权上收,是环境监测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因为有些地方行政部门出于考核的压力,可能会干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对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造成影响。监测事权上收具有哪些重要意义?1、是厘清中央和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必然要求,是化解行政干预的关键措施,是减轻基层压力和负担的有效举措。
在空气质量监测事权上收接近全部完成之后,水的质量监测事权上收进展如何?有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下一步,将开展哪些相关工作?吴季友: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在条件成熟时,将全国范围内环境质量监测和对全国生态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的生态环境保护等基本公共服务,逐步上收为中央的财政事权。大部分运行和管理经费都是依靠地方财政保障,处于事权与支出责任不一致的状态。
此外,地方出数、考核地方的方式,使得一些地区的监测人员,面临着难以保证客观公正的尴尬境地。同时,各地环保部门仍然有责任切实做好城市站运维相关基础条件的保障工作:一是城市站站房用地、站房建设和站房租赁相关协调工作;二是确保城市站用电和通讯稳定,要协助运维公司与供电、通讯单位按照当地标准协商确定支付额度和方式;三是确保运维人员进出站房的便利性,协调解决进出站房需收费、过卡等问题。关于运维公司的运维能力,一方面,要强化管理和监督,加大对运维公司运维情况的考核力度,倒逼运维公司切实采取措施提高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从而提高运维质量。那么,对于环境监测工作来说,这样的改革具有哪些重要意义?吴季友:实施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是党中央、国务院就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是落实《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重要举措。
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事权上收是生态环保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截至10月24日,全国1436个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站已交接完成1324个。那么,当前环境监测第三方运维能力如何保障?地方监测部门和第三方机构的关系如何定位、如何调整?吴季友:城市站交接完成后,运维公司将全面负责站点的运维和日常质控工作。随着国家对各地生态环境质量考核问责力度的不断加大, 环境质量监测的目的除了从国家和流域、区域尺度上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外,还要为考核地方党委政府履行环境质量目标责任情况提供数据支撑。
那么,对于环境监测工作来说,监测事权上收具有哪些重要意义?对此,记者采访了环境保护部相关部门。但要以讲原则、不越红线为原则,决不能与地方相互勾结,出现虚假数据或违法违纪情况,一经发现必将严肃处理。
二是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是化解行政干预的关键措施。环境监测第三方运维能力如何保障?一方面,要强化管理和监督;另一方面,地方环保部门对运维公司扶上马,送一程。
监测事权上收工作是否有明确时间表?进一步梳理细化环境监测事权与支出责任清单,确保2020年实现中央与地方环境监测事权与支出责任清晰合理。长期以来,环境质量国控点位监测事权名义上归中央,但主要由地方省、市监测站负责运行维护。今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考察时指出:保护生态环境首先要摸清家底、掌握动态,要把建好用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这项基础工作做好。开展事权上收,就是将环境质量国控点位监测事权上收到中央政府,由中央财政保障其建设运行经费,由环境保护部委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直接运行管理。另一方面,部分地方环保部门也提出对运维公司扶上马,送一程,积极协调解决好运维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交接过渡期运维工作平稳有序,确保监测设备运行不停、监测数据不断、数据质量有所提高。由于中央和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不清,中央只承担了国控点位少量的运行维护经费,甚至有的项目建成后没有及时安排运行经费,给地方造成了负担。
历任云南省环保厅处长,云南省政府办公厅正处级秘书,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正处级秘书,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办公室主任。对话人: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司副司长吴季友吴季友,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生物系,硕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昆明生态研究所。
2010年3月任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司副司长(期间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四川省眉山市挂职任市委常委)《通知》明确规定,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7年12月31日,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据介绍,全国污染源普查对象和内容包括掌握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理分布情况,了解污染物产生、排放和处理情况,建立健全重点污染源档案、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和环境统计平台。具体包括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移动源及其他产生、排放污染物的设施。
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对准确判断我国当前环境形势,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环保政策规划等具有重要意义。对开展普查的原因、普查对象和内容、实施时间表等,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进行了解答。该负责人说,距离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已近10年,经多年发展,我国工业经济、社会人口结构及污染源类型、分布、规模和性质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并明确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有污染源的单位、个体经营户均属普查对象。
同时,农村面源、非道路移动源及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对环境质量影响逐渐显现,亟须对其排放情况开展系统性调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相应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做好本行政区域的污染源普查工作。
第一阶段,今年第四季度至2017年底,为开展普查的前期准备工作;第二阶段,从2018年初开始,各地组织开展普查和数据库建设,年底完成普查工作;第三阶段,2019年组织对普查工作进行验收、数据汇总和结果发布。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任本次普查领导小组组长,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和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向阳任副组长等。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决定于2017年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对准确判断我国当前环境形势,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环保政策规划等具有重要意义。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相应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做好本行政区域的污染源普查工作。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任本次普查领导小组组长,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和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向阳任副组长等。第一阶段,今年第四季度至2017年底,为开展普查的前期准备工作;第二阶段,从2018年初开始,各地组织开展普查和数据库建设,年底完成普查工作;第三阶段,2019年组织对普查工作进行验收、数据汇总和结果发布。对开展普查的原因、普查对象和内容、实施时间表等,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进行了解答。
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通知》,决定于2017年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据介绍,全国污染源普查对象和内容包括掌握各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理分布情况,了解污染物产生、排放和处理情况,建立健全重点污染源档案、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和环境统计平台。
同时,农村面源、非道路移动源及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对环境质量影响逐渐显现,亟须对其排放情况开展系统性调查。具体包括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移动源及其他产生、排放污染物的设施。
《通知》明确规定,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7年12月31日,共分三个阶段进行。该负责人说,距离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已近10年,经多年发展,我国工业经济、社会人口结构及污染源类型、分布、规模和性质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